窦娥家贫,七岁抵债给蔡家做童养妻,婚后丈夫早死。当赛卢医谋害蔡婆之际,被流氓张驴儿父子解救。张家父子为此要强占蔡家婆媳,窦娥毫不妥协,张驴儿便生毒计想药死蔡婆威迫窦娥,结果毒死了自己的父亲。张驴儿恼羞成怒,诬告窦娥下毒害人。昏庸残暴的贪官桃杌太守不问原由将窦娥严刑拷打,窦娥坚强不屈,最后含冤被斩。法场斩首前指天骂地,慷慨激昂,无情地揭露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。
 |
《单刀会》书影 |
《窦娥冤》为旦本戏,全剧由正旦(窦娥)一人连唱四折的四个套曲。冲末(窦天章)唱了楔子中的仙吕《赏花时》支曲,其它角色只有宾白和科泛。 《窦娥冤》四折联套和所用曲牌如下:
第一折 仙吕【点绛唇】、【混江龙】、【油葫芦】、【天下乐】、【一半儿】、【后庭花】、【青歌儿】、【寄生草】、【赚煞】。 第二折 南吕【一枝花】、【梁州第七】、【隔尾】、【贺新郎】、【斗虾蟆】、【隔尾】、【牧羊关】、【骂玉郎】、【感皇恩】、【采茶歌】、【黄钟尾】。 第三折 正宫【端正好】、【滚绣球】、【倘秀才】、【叨叨令】、【快活三】、【鲍老儿】、【耍孩儿】、【二煞】、【一煞】、【煞尾】。 第四折 双调【新水令】、【沉醉东风】、【乔牌儿】、【雁儿落】、【得胜令】、【川拨棹】、【七兄弟】、【梅花酒】、【收江南】、【鸳鸯煞尾】。 四个套曲用的都是缠令形式。但在第二折的套曲中曲牌的连接有了变化,中间插入了两个隔尾,实际上形成了由三个缠令组成的一个套曲。隔尾用在套曲的中间,不是结束全曲,而是配合剧情的发展或转折的需要,收尾是全套曲的结束。 元代杂剧《窦娥冤》乐谱已无完存,现存《窦娥冤》,窦娥在第三折所唱的【端正好】、【滚绣球】、【叨叨令】三个曲牌是由昆曲《金锁记·斩窦》折所采用而保存下来的。歌词几乎完全相同,曲调悲愤沉痛,激昂有力,刻划了窦娥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坚强性格。
关汉卿的《单刀会》是歌颂历史英雄题材的杂剧,写三国东吴鲁肃设计宴请关羽索还荆州。关羽明知有诈,却深入虎穴,从容地与之斗智,并以自己的威武和正气慑服了鲁肃,平安而返。
|